第(3/3)页 而是鼓乐班奏乐,鸿胪寺官员宣布入班,然后再接着行礼奏事。 坐在龙椅的朱由校在早朝的时候,要干什么?就是听取已经在昨日被内阁、司礼监处理的事务——皇帝面前甚至放着剧本,就连台词都准备好的那种。 一桩桩所谓的国家大事,在朝会中被阁臣、尚书们说出来,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只要照本宣科回答表态就行了。至于像施奕文这样的官吏,不过就是捧个人场而已。当然对于小官小吏来说,这也是他们得见天颜的机会,将来可以向子孙后代炫耀的,炫耀什么?当然是你爷爷我当年可是和皇帝老爷子一个殿上议过事的。 当然,更重要的是告诉乡亲们,他是见过皇帝的,和皇帝一起讨论过国家大事的。 他肯定不会说,所谓的讨论国家在咸,就是像根木桩似的杵在那里,听着大佬们早就决的结果。 说实话,这样的早朝,轮着谁,谁都想旷。 就这?这就是所谓的朝会? 其实施奕文并不知道,两年前的朝会,那可是一个热闹,言官们今天弹劾张三,明天弹劾李四,不过现如今……总算是清静了一些。 其实,有些人夸阉党不是说只有阉党干事,而是因为在东林党的时代,东林党与楚党、齐党等所谓的“朋党”之间的党争,让大明朝廷干不了事。为啥?敌人反对的我赞同,敌人赞同的我反对,无论对错都是如此,这种情况下,能干什么什么事? 就连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都说“辽东边事毁于朝议”,阉党贪污也好,酷历也罢,至少,把东林党打倒之后,干事的人没有了掣肘。就像崇祯那会,议和也好,南迁也罢,争过来吵过去,没有一个结果,到最后呢?大明朝在那样的争吵之中完犊子了。 可惜了…… 但对于第一次上朝的施奕文来说,他却觉得有些可惜啊,为啥?没有机会目睹大明嘴炮的威风,能不可惜嘛。 不过想来也是,现在魏忠贤正虎视眈眈的想用“逆乱案”来办人呢,现在谁会那么不开眼,顶上门来送死? 可,实际是无聊啊。 就在百般无聊时,朱由校突然问道。 “施奕文何在?” 闻言,施奕文立即上前,持笏行揖道: “臣在。” 为了上这个朝,施奕文特意询问过,要不要行跪礼,结果被太监翻了白眼,手持象牙笏板怎么跪?难不成把笏板插屁股上? 三叩九拜的跪礼,只有祭天的时候才行。 朱由校笑道: “施奕文,朕听说你带了个新鲜玩意,快与此朕详说。” 诸臣闻言反应各一,有心生叹息的,也有向施奕文投去羡慕目光的,这……简在帝心啊! 第(3/3)页